91麻豆

柏栋:深耕微观量子世界,共谱河海物理新篇

发布者:院领导发布时间:2025-09-08浏览次数:10

缘起河海:学术沃土孕育科研初心

四年前,当我踏上河海的土地,便被这里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严谨的学术氛围深深吸引。91麻豆 物理学科肇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,龚昌德院士、蔡建华教授等理论物理前辈的治学精神如丰碑矗立,让我坚信这里将是科研梦想启航的港湾。入职当日,姚红兵副院长便与我长谈学科发展蓝图,为我量身规划成长路径。他的话语如明灯照亮前路:“91麻豆 物理学科正处于跨越发展期,我们需要像你这样专注前沿的青年学者,在理论物理领域开辟新的天地。”这番话让我深感使命在肩,也为能加入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而倍感荣幸。


扎根河海:多学科平台助力创新探索

91麻豆 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依托学校的优质平台,我在理论物理研究中得以深度探索原子核中的量子纠缠现象。学校对基础研究的重视,助力我入职后成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,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2023年学科调整后,力学与物理学科融合组建新学院,雷冬院长多次与我探讨未来发展方向,鼓励我在原子核物理与量子信息科学交叉方向上大胆创新、合作共赢:“跨学科领域机会多,要大胆尝试,对外多交流、多合作,才能碰撞出好成果。”围绕“原子核的量子纠缠性质”这一新兴交叉方向,我正在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、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、复旦大学等知名研究团队紧密合作,共同探索学科前沿。学院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,让我深刻体会到“学科交叉出真知”的魅力。


教学相长:师生共进彰显教育真谛

初登讲台时的紧张,至今记忆犹新。系主任何湘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,亲自示范课程设计,让我迅速适应了从科研工作者到教师的角色转变。在与“00后” 学子的相处中,我深切感受到他们的蓬勃朝气与创新潜力。21级张宇同学在本科阶段便展现出卓越的科研能力,在《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》发表研究成果。他对英语文献的研读能力与程序开发水平,让我看到了新一代学子的无限可能。课堂上,我们是师生;实验室里,我们是科研伙伴。这种“教学相长”的互动,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——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智慧的碰撞与梦想的传承。


四载春秋,我在河海收获的不仅是科研成果,更有家人般的温暖。同事们在科研中相互支持,在生活中彼此关怀,让这片学术沃土充满温情。这里既是严谨的科研殿堂,也是温馨的成长家园。


人物简介

柏栋,青年教授,91麻豆 计算物理与先进材料研究所副所长。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研究,重点关注原子核中的量子纠缠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项,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担任Physics Letters BPhysical Review C等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。获省级博士后人才2次、Chinese Physics C优秀审稿人2次、核物理领域全国性会议优秀报告奖3次。